首页 新闻资讯政策关注行业协会文化产业文化活动文化旅游人物访谈公益活动陕西非遗文化艺术
新闻资讯

为人民放歌 奏时代强音 ——中央音乐学院·延安“5·23”音乐节综述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9
摘要:大幕落下,灯光渐暗,但红色圣地还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飘扬的音符让5月的延安激情澎湃、生机盎然。 5月27日晚,令延安人民陶醉的中央音乐学院延安523音乐节在延安大剧院圆满闭幕。 为期5天的音乐节,20多场精彩活动陆续上演:大合唱、歌剧、交响乐、协奏曲
     大幕落下,灯光渐暗,但红色圣地还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飘扬的音符让5月的延安激情澎湃、生机盎然。
  5月27日晚,令延安人民陶醉的中央音乐学院·延安“5·23”音乐节在延安大剧院圆满闭幕。
  为期5天的音乐节,20多场精彩活动陆续上演:大合唱、歌剧、交响乐、协奏曲等文艺大餐轮番上阵;音乐党课、大师课、专题讲座持续进行;座谈会、联欢会再忆峥嵘岁月,让青年一代铭记历史,不忘初心……这是一场为人民放歌的盛会,是一场传承红色基因的盛会,是一场成果丰硕的盛会,也是一场回顾历史、致敬经典、致敬祖国的盛会。


  为人民放歌的盛会

  5月23日晚,盛大的“致敬祖国暨纪念《黄河大合唱》创作80周年”音乐会拉开中央音乐学院·延安“5·23”音乐节的帷幕。著名艺术家郭淑珍、贠恩凤、廖昌永、王秀芬、王传越等倾情演绎了《黄河大合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延安颂》《南泥湾》《我和我的祖国》等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当《保卫黄河》的旋律奏响时,观众跟随着熟悉的旋律,情不自禁地齐声高唱。随着旋律的停止,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是一场史诗般的演奏,令人震撼,让人心潮澎湃。《黄河大合唱》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的伟大作品,这就是文化自信。”宝塔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常延丽感慨道。
  连日来,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高雅艺术进校园”音乐会、“致敬延安”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音乐会、歌剧《松毛岭之恋》、纪念小提琴协奏曲《梁祝》60周年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天才少年团”音乐会陆续上演。圣地延安群星闪耀、管弦高奏,为延安人民带来了全新的音乐体验,极大地丰富了老区群众的文化生活。
  “在家门口能欣赏到如此丰盛的高雅艺术,对于刚刚告别绝对贫困的延安人民无疑是锦上添花。”延安市民尚高伟激动地说。

  传承红色基因的盛会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5月23日上午,在延安鲁艺旧址广场,郭淑珍、田华、贠恩凤等老一代艺术家及延安时期鲁艺校友后代和延安400多名干部群众欢聚一堂,歌唱祖国,重现延安时期艺术家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感人场景。
  连着几天,延安鲁艺旧址人流不断。联欢会、音乐会,歌声如潮;忆当年,话今朝,真情涌动。
  5月24日下午,“我们心中的鲁艺”——延安鲁艺校友会座谈会在鲁艺旧址举行。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傅庚辰等老一辈艺术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鲁艺校友子女以及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师生等齐聚一堂,敞开心扉畅谈自己心中的鲁艺。
  坐在先辈们生活和学习过的鲁艺教堂内,校友们仿佛又回到了激情燃烧的抗战年代,耳边又响起了振奋人心的雄壮歌声,大家思绪万千、畅所欲言。
  “中央音乐学院和鲁艺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脉关系,我们身上流淌着鲁艺的血液,也继承着鲁艺的文艺精神。”俞峰说。
  延安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柯昌万说:“延安时期,鲁艺的文艺家们创作出许多经典作品,激励着一代代延安人奋勇前进。在新时代,我们会发扬延安精神,传承鲁艺红色文艺基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创作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成果丰硕的盛会

  5月24日,俞峰和他的音乐团队走进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为大家带来一堂音乐党课——《胸怀祖国 放歌人民 奏时代强音》。这堂别开生面的音乐党课把音乐艺术与党课有机结合,让延安干部在音乐和歌声中重温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回顾了党的光辉历程,感悟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这支歌应该这样唱,字唱准了,歌就对了一半。”5月24日下午,92岁高龄的郭淑珍教授现身延安大剧院音乐厅,为延安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现场讲授“声乐艺术的秘诀”。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郭淑珍教授不仅有高超的演唱技艺,更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优秀声乐艺术人才。授课中,郭淑珍教授发现学员唱得不对或不准时,会立刻喊停,给学生示范正确的发声方式。
  来自甘泉县老年大学的声乐老师马丽娜激动地告诉记者,有幸近距离聆听郭淑珍教授的课程真是受益匪浅,一定要将课程的所学、所感、所悟带到自己的课堂中。
  音乐节期间,还举办了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专家课、民族室内乐团现场示范教学、声乐专家课,举行了“音乐人才培养”教育专题讲座、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陈曦专家课……通过艺术家对延安的老师与学生面对面教学,有力地推动了延安艺术教育发展。
  从开幕式到大师课、专家课、音乐会,此次音乐节的每一场活动都座无虚席。5天的文化盛宴,延安收获丰硕。延安大剧院·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在延安大剧院授牌成立,俞峰受聘担任延安大剧院艺术总监。同时,在延安大剧院设立中央音乐学院延安考级点。
  俞峰表示,中央音乐学院·延安“5·23”音乐节在今后将会持续举办下去。中央音乐学院将和延安大剧院充分合作,策划更多的音乐活动,持续选派中央音乐学院优秀的师资力量为延安一线教师进行培训,不断输送优秀的演出团体和剧目到延安大剧院,逐步提高延安的社会音乐教育水平,为新时代的文化繁荣发展、为延安人民的幸福生活、为延安的音乐教育作出贡献。



 秦评
 

立时代之潮头 发时代之先声

  2019年,中央音乐学院·延安“5·23”音乐节成功举办。黄河之畔,短短数天,20余场活动。一场场振奋人心的歌剧、交响乐,一堂堂精彩纷呈的“音乐党课”,唱响了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与浩然正气,传承了人民艺术家热爱人民、扎根人民的优良传统,展现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赢得了老区人民的喜爱与共鸣。
  延安是新中国文艺的发祥地,是文艺创作的沃土。80年前,《黄河大合唱》激荡人心,从延安的窑洞传唱全国,唱出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77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我国文艺实践产生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催生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中央音乐学院·延安“5·23”音乐节,是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最好纪念,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行动。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相聚延安,重温经典,唱响经典,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顾,又是对未来的真情寄语。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理应继承和发扬传统,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鼓舞亿万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恰如鲁迅先生所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审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以此激励中华儿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做到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延安之行,多少新老艺术家,把放歌人民的“音乐党课”讲进了干部群众的心坎儿里。今天,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3亿多人民正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活剧,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奉献最好的精神食粮,为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为民族描绘更加光明的未来。
  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延安“5·23”音乐节的成功举办,用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音乐史诗”,给老区人民留下了别样的记忆和美好的憧憬。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8 大秦文化网 m.zsb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16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