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政策关注行业协会文化产业文化活动文化旅游人物访谈公益活动陕西非遗文化艺术
新闻资讯

“扶志”“扶智”的美丽文化风景--咸阳扎实推进文化扶贫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6-17
摘要:太生动、太形象了,扶贫小戏的教育意义真大!日前,以奔上小康路一个都不能少为主题的咸阳市扶贫小戏巡演走进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村,《上任路上》《清明雨》《扶贫新歌》《把群众装在心中》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剧目引发村民热议。此次巡演活动计划用1

      “太生动、太形象了,扶贫小戏的教育意义真大!”日前,以“奔上小康路一个都不能少”为主题的咸阳市扶贫小戏巡演走进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村,《上任路上》《清明雨》《扶贫新歌》《把群众装在心中》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剧目引发村民热议。此次巡演活动计划用13天完成在咸阳13个县(市、区)的巡演。

 

  通过紧扣精准扶贫主题,精心组织优秀扶贫剧目巡演,咸阳充分发挥文艺“扶志”与“扶智”的独特作用,形成文化扶贫中美丽的流动风景。

 

  “一台演出能否受老百姓欢迎,首先在内容上要接地气。”咸阳市扶贫小戏巡演领队周佩玉说。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小戏),陕西省礼泉县的“小戏”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是由群众广泛参与的戏剧创作、演唱活动,因其“三小”(题材小、场地小、乐队小)、“两少”(演员少、道具少)和“一短”(演出时间短)的特点被称为现代小戏,也叫“地头小戏”,其表现形式有秦腔现代小戏、眉户现代小戏等,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前些年穷,看病坐个车都要找人借钱。如今条件好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看着戏不由自主就想起了从前。”家住距马栏村七八公里的郭中华提前得知演出消息后,一大早就赶到演出现场,他说小戏《上任路上》中的情景引起了自己的共鸣。

 

  巡演小戏《上任路上》讲的是各级组织部门重视基层干部队伍配备,为每一个重点扶贫村委派第一书记紧抓扶贫工作的故事,其创作原型是咸阳市昭陵社区皇城村第一书记魏力。真人真事不仅让观众看得过瘾,也让魏力深受鼓舞。“我一定会牢记使命,高标准完成包抓村精准扶贫任务,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魏力说。

 

  “这些小戏均取材于现实生活,内容接地气,经过多场基层演出,群众特别喜爱。”咸阳市文广新局局长郭群星说,小戏巡演用艺术形式传递党的声音,反映基层脱贫新貌,充分发挥了文艺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据悉,目前,咸阳市正着力打造小戏艺术品牌,已创作100多个小戏剧本,其中70多个搬上了舞台。

 

  眉户现代小戏《扶贫新歌》讲述了为拿低保撒泼耍赖的“懒汉”马凡,在镇长帮助下重拾生活信心,最终靠勤劳致富的故事。这部戏让礼泉县烟霞镇东周村贫困户周改正很感慨。“剧中马凡的境遇就像自己,看过之后,我很受鼓舞,要重新振作起来好好生活。”周改正说。如今,在对口帮扶村礼泉县袁家村党支部的帮助下,周改正通过“就业入股”形式在袁家村景区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文化扶贫最终还是要看贫困群体自身脱贫的意志、决心与能力。”郭群星说,在促进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过程中,文艺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凝聚脱贫攻坚的坚定信心。

 

  据了解,为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咸阳市先后组织安排群众艺术馆等相关单位,积极开展文化活动走乡入村,深入贫困县区、深入田间地头、深入贫困家庭,送去文艺节目、图书、电影和书画对联等。2017年,咸阳为全市贫困村送上丰富文艺节目,配送图书6000余册,培训农家书屋管理员23期200多人次,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帮助制定村规村约、鼓励村民自发举办各类民俗活动,逐渐改变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和单调的状态,提升了“扶智”“扶志”成效,脱贫攻坚局面不断向好。

 

  “如今老百姓并不是不爱看戏,而是很少看到好戏。”长期从事基层文艺工作的周佩玉认识到,好戏的根扎在泥土里、扎在群众心里,只有深入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和现实生活,用真挚情感创作、塑造出来的脱贫攻坚的典型形象,才能引起群众共鸣,激励大伙儿把文艺作品中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

 

  “扶贫小戏普遍受到欢迎,演员被‘围观’,内容被认可,就在于深入生活,把人民当作创作中心、创作重点。”郭群星说,如何运用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聚焦扶贫脱贫主题,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贫困群众直面挫折、战胜困难,仍是文艺工作者需要不断思考和探讨的时代命题。(赵建兰 本报驻陕西记者 任学武)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8 大秦文化网 m.zsb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16148号-1